前三季度衡阳经济增势稳健 结构优化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7日       来源:衡阳市统计局      阅读:155次

  今年以来,全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更趋明显,经济增长稳定性和韧性持续增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277.16亿元,同比增长8.5%。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2.8%、8.5%和9.7%。

  一、全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总体稳中向好

  1.主要宏观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从经济增长看,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比全省、全国分别高出0.7个和2.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高出0.3个和0.2个百分点,已连续八个季度保持在8.2%以上的中高速增长水平,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从就业看,前三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4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5.1%;9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降保持在3.59%。从价格看,主要受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影响,9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1%,但从前三季度累计来看,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0%,仍属于温和上涨水平。从收入看,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90元,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

  2.供需两端运行平稳。一是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3.34亿元,增长3.1%。中稻与一季晚稻面积增长3.5%。受“非洲猪瘟”的影响,出栏生猪下降19.6%,存栏生猪下降31.3%。蔬菜产量增长2.9%。二是工业生产平稳较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从行业看,35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实现增长,增长面达80%,其中有色冶炼业、计算机行业、黑色冶炼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4%、20.8%和7.9%。三是服务业增长态势趋好。1-8月,全市561家规上服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5.1亿元,增长14.1%,快于全省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各行业实现全面增长,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117.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8.0%,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25.9%。四是内需增长稳中有进。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4%,较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6.96亿元,增长10.1%,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

  (二)转型升级态势向好

  一是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9.8%,比全部工业投资快1个百分点。反映市场经济活力的民间投资增长28.0%,占全部投资比重达67.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0.2%,增幅比上月提高4.6个百分点,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产业投资增长26.2%,占全部投资比重达63.8%。二是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6%,快于全部规模工业9.6个百分点。三是消费升级态势继续。发展型、改善型、康乐型消费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金银珠宝类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4.9%、28.6%、14.8%和24.9%。

  (三)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快

  一是对外贸易增长加快。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259.31亿元,同比增长35.5%,比上半年加快6.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1.2亿元,增长49.3%;进口118.1亿元,增长22.1%。二是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实现双增长。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127.1亿元,增长43.1%,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49%;加工贸易进出口131.7亿元,增长29.5%,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50.8%。三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实际利用外资124862万美元,增长17.2%,增速比上半年加快3.5个百分点。

  (四)财政金融运行平稳

  一是财政收入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44亿元,下降3.9%,比上半年下降4.3个百分点。其中,非税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29.4%,比上半年降低5.9个百分点。二是财政支出较快增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2.06亿元,增长18.1%,比上半年加快2.0个百分点。三是金融对经济稳定支撑。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010.96亿元,增长6.1%,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贷款余额2425.28 亿元,增长13.5%,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二、当前需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工业经济短板犹在。一是高耗能企业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累计增速达10.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4.3%,比去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二是新增发展动能不足。近年来,全市工业入规企业以“小升规”为主,全年数量“前少后多”。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新增新建新投产规模工业企业28家,虽与同期相比有了一定增加,但与省内兄弟市州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加上企业入规积极性不高、相关激励措施不够等原因,入规企业增长后劲不强。

  (二)稳投资仍需发力。一是大项目入统减少。为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全市严格按“停、调、缓、撤”原则压减投资项目,前三季度,全市5000万以上项目509个,比2018年同期减少72个,比2017年同期减少138个。二是大项目投资额减少。5000万以上项目中有30个项目本年投资为“0”,50个项目本年投资不超过1000万元。三是新开工大项目减少。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仅13个,亿元以上项目仅79个。三是工业投资增长大幅回落。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32%的工业投资仅增长8.8%,同比下降40.8个百分点,其中技改投资增长9.8%,同比下降118个百分点。

  (三)消费市场动能不足。一是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度偏低。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仅占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1%。传统线下消费与新兴网络消费发展不平衡,融合度偏低。二是乡村市场消费有待挖掘。从增速来看,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于乡村0.3个百分点;从规模来看,乡村市场规模仍然偏小,前三季度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6.9亿元,仅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农村消费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一)力促工业转型升级。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实施好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积极推进“五个100工程”的重大工业项目进度,加快新能源汽车、高端铝合金、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点项目投产进度,倒排工期,力争达产,增强产业链向高端延伸的内生动力。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发展信息服务、科研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高技术服务业。大力支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全市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抢占智能制造的制高点。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加快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二)积极稳投资促消费。继续扩大有效投资。要加快实施年度规划中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搞好相关服务,逐步形成前后接续、梯次推进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强政银企对接,加大重点优质项目的推介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等精准提供资金支持。深挖消费发展潜力。多措并举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积极培育壮大体育、休闲、家政、健康、养老等新兴消费热点,抓好电子商务物流快递协同发展,健全诚信体系和重要产品追溯体系,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三)全力推动“四上”企业新增。从各市州看,差距较大。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四上”企业90家,居全省第10位,排位靠后。从各行业看,分布不均。全市“四上”新增企业主要集中在工业、房地产开发业,分别为28家和50家,而批发零售业为6家、建筑业仅3家、住宿餐饮业仅2家、服务业仅1家。下阶段,全市要强化责任,加强“四上”申报工作,特别是今年申报数量较少的建筑、贸经、服务业更要对标对表,找准差距,采取有力措施把有潜力的准“四上”单位培育起来,挖掘出来。